2025年第35期 声音&锐词

声音.jpg


“历史警示我们,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只有平等相待、和睦相处、守望相助,才能维护共同安全,消弭战争根源,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唯有自觉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同时心头记挂着大街小巷、田间地头的急难愁盼,才能以涓滴活水汇聚奔涌江河,让改革红利更加可感可及,让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好惠及千家万户。”

——《人民日报》徐晨玮、张爱武

 

“一方面,把不属于基层的‘担子’卸下来,让‘小马’轻装上阵;另一方面,为‘小马’赋能,让基层有责有权、责权匹配,办得了事、管得好事。唯有推动减负与赋能协同发力,基层治理才能焕发新活力。”

——《江西日报》黄仕琼

 

“当更多民企像种子一样,在创新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在转型的风雨中挺拔生长,在责任的阳光下舒展枝叶,中国经济的大树必将更加根深叶茂、生机盎然。”

——《北京青年报》高低

 

“保障改善民生与扩大消费需求不是两条平行线,而是一场‘双向奔赴’。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涵养更多有效需求,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不断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温暖民生答卷。”

——《学习时报》李志明

 

“当体育遇上文旅,收获的不仅是目的地的短期人气,更是旅游发展模式的深刻变革。它启示我们,破解‘门票依赖症’,要挖掘更多让游客自愿留下的理由——通过体育赛事的引入,传统文化活起来了,游客留下来了,消费更多元了,景区也能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工人日报》关育兵

 

锐词.jpg

 

智慧旅游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一段时间以来,场景复现与“具身”体验成为旅游热点。新技术与新业态不断擦出火花,绘就文旅产业新图景,让“诗与远方”有了更智慧的打开方式。

 

青年驿站

最近,青年驿站在社交平台走红,它既不同于青旅,也不是传统民宿,而是一种带有社交、休闲属性的短期居住场所。青年驿站走红并非孤立现象,它与正在升温的“旅居热”一脉相承。如今,旅居不再只是“候鸟老人”的选择,也成为一部分年轻人追逐的新生活方式。他们不再执着于过去单一的成功叙事,而是试图在快与慢之间,寻找属于自己的平衡。

 

交旅融合

近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显著提升了文旅资源的可及性。从绿皮火车的“长途漫漫”,到高铁时代的“天涯若比邻”,交通的每一次跃升,都深刻重塑着经济社会的面貌。未来,这张越织越密的交通网,会继续将中国的文化遗产与自然风光串珠成链,绘出“流动风景线”,为世界呈现一个更加充满活力的美丽中国。

 

循环校服

郑州市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推出的免费“循环校服”引发社会热议。新生只需在报名登记时即可领取带着前任主人名字的校服,此举对家庭而言,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化解了旧校服处置难题;对学生来说,通过亲身参与培养了节俭美德和共享意识;对学校而言,成功将环保教育延伸到实践层面;对社会来说,这种模式为资源循环利用提供了可复制的优秀范例。

 

游船经济

今年暑期,“游船+”消费场景不断更新,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数据显示,平台上的“观光游船”类产品,数量比去年同期增长近20%,整体预订票量增长45%。从单一游船观光,到吃喝玩乐全覆盖的创新玩法,“游船经济”热力全开。为促进“游船经济”持续发展,各地应因地制宜,打造具有当地辨识度的游船IP项目,为城市经济发展打造金字招牌。

2025年第35期 声音&锐词
漫步西子湖畔,游客扫码即可召唤“AI导游”,实时解说景点历史与典故;畅游海洋公园,仿生鲸鲨与游客共游“海底世界”;观赏敦煌莫高窟千年壁画,AI复原让文化遗产焕发新活力……
https://upload.djcyw.com.cn/1/2025/0924/175870062745466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