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围绕解决突出矛盾设置改革议题,优化重点改革方案生成机制,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及时发现问题、纠正偏差”,群众问题无小事,要始终树牢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守为民初心。
国家电网河北电力(庆祥)共产党员服务队是以全国道德模范赵庆祥同志名字命名,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组建的先锋团队,包括1支总队、17支分队,注册志愿者438人。建队12年来,大力传承一心为民、甘于奉献等道德精神,认真践行“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党旗增光添彩”誓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员服务队的工作要常态化、制度化,要成为党联系群众的连心桥”的指示精神,聚焦民生关注和庆祥品牌传承,重点开展供电抢修、电力延伸服务、扶贫帮困、抢险救灾等服务,创新服务队共建、差异化、一体化等服务模式,以“四个先锋力量”定位实践,解决不同为民服务难题,累计服务客户万余次,挽回客户资产上亿元,以实际行动履行社会责任,做好电力先行官,架起党群连心桥,逐步形成基层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的创新实践。
一是实施“三色”工程,完善长效服务机制。共产党员服务队针对孤寡老人、乡村振兴等政府关注、民生关切,开展的“三色”工程,建立的长效机制,有效助力了乡村振兴、煤改电等工程开展,彰显了央企履行“三大责任”担当。
认真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企业宗旨,围绕乡村振兴、扶贫帮困等实施“三色”工程,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实施红色关爱工程,共产党员服务队常年参与辖区敬老爱老、关心留守儿童等公益事业,先后组织“情暖重阳”“深山访远亲”“安全进校园”等10余项活动,累计服务2000余名老人儿童。实施绿色振兴工程,共产党员服务队主动与乡村党组织共建联建,助力乡村振兴,围绕光伏扶贫、产业扶贫、农配网补强等开展志愿服务300余次,实施100个美丽乡村、25项惠农富民乡村电气化等电网建设改造,创新建立“未来e站”校园科技实验室,组织风光发电等科普志愿服务活动38次,服务学生1100余人次,在孩子心中种下科技启蒙的绿色种子。实施蓝天保卫工程,针对“煤改电”实施后部分群众不了解设备权限、报修有困难等实际,牵头搭建“政府+党员服务队+电采暖厂商”的“清洁能源”全链条服务体系,无偿提供1000余次延伸检查、设备代维等服务,保障34万户“煤改电”群众温暖过冬。
二是实施“差异化”举措,创新民生服务载体。共产党员服务队针对不同服务难题,发挥电力技术优势,整合服务资源,提供一体化、网格化、庆祥式等差异化服务,破解了多年来政府、客户、社区想解决但未解决了的问题,实现了客户少跑路、不跑路,就能办完几件事,赢得了政府和广大客户的认可和好评。
针对服务过程遇到的不同为民服务难题,依托电力技术、服务优势,创新“差异化”志愿服务举措,满足不同服务需求。第一,实施“一体化”公共服务。2019年,共产党员服务队联合邢台市水、气、暖等公共服务企业,牵头成立河北省首家公共服务企业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队,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客户一个电话、服务一次办结”。集体入驻邢台市不动产登记中心,“一站式”办理水、电、暖更名过户等业务1100余笔,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第二,实施“网格化”便民服务。共产党员服务队联合相关社区、物业,在邢台市设立4处“心立方”社区服务站,通过加入物业微信群、开发服务小程序等,打造10分钟便民服务圈,使居民不出社区就能解决用电等难题,提供志愿服务9万余次。第三,实施“大数据”支撑服务。依托电力大数据优势,2021年组建河北首支电力大数据共产党员服务队,围绕复工复产、春灌、散乱污治理等政府关注、民生关切,开发20多项数字产品,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经济发展,收到政府批示、感谢信25次。第四,实施“庆祥式”贴心服务。2023年,创新“庆祥帮办”服务项目,与199名帮办对象建立帮扶关系,发放《爱心服务卡》125张,设置“手机一键通”45个,研发老年客户用电监测场景精准派单,上门帮办460次、延伸服务312次。第五,实施“驿站式”邻里服务。利用营业厅等场所设立20处“庆祥帮办”暖心驿站,雨雪天为环卫工人、快递小哥提供方便面、热水等,平时为群众免费充电、取暖纳凉等,累计服务2500余人次。开办3家“电力爱心超市”,“劳动”兑“爱心积分”,“积分”换“便民商品”,用惠民举措解民忧、润民心。
三是实施“急难险重”攻坚,全面提升品牌形象。共产党员服务队以全国道德模范赵庆祥同志命名,并开展庆祥帮办等特色实践,既是对道德模范精神的传承,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
充分发扬电网铁军精神,勇于担当急难险重任务攻坚重任,始终冲在抢险救灾、重大保电最前沿。在重大灾害前挺身而出,先后参与2016年7.19抗洪抢险、2019年7.2严重风灾等抗灾抢险任务,挽救客户资产上亿元。2021年7月,时任队长赵庆祥带领113人、29辆车物资赴河南支援抗灾,鏖战12天修复倾倒变台26处、敷设电缆5千米,助力2.8万户居民恢复供电。2023年,面对台风“杜苏芮”给电网造成的严重损害,不惧艰险、冲锋在前,五天完成181条线路抢修恢复任务。在疫情来袭时逆行出征,三年抗疫期间,深入380余个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助力127家企业复工复产。在保电任务中履责担当,十余年来出色完成上千次节日及重大活动保供电任务,彰显了服务队关键时刻拉得出、顶得上、打得赢的责任担当。
不要小看这一组组的数据、一件件的小事,这些鲜活的例子串在一起不仅是(庆祥)共产党员服务队的成绩,更是我们基层单位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的重要体现;不仅拉近了企业与居民、社区、政府的关系,更是我们基层党支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实践。
由此可见,基于民生责任与品牌传承的共产党员服务队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国家电网四川电力共产党员服务队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讲话精神的具体实践,是企业营造良好营商环境的润滑剂,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主要抓手。国家电网河北电力(庆祥)共产党员服务队全面总结12年来的鲜活实践,站在服务民生、践行电网企业社会责任的高度,从服务创新、作风建设、品牌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总结提炼,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应和实践创新。
刘海峰系国网邢台供电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
{延伸阅读}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
5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企业和专家座谈会强调,“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注重从就业、增收、入学、就医、住房、办事、托幼养老以及生命财产安全等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举措,多办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实事”。
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党员干部要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深入把握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办好民生实事,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探访多地基层党员干部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切实为群众解难题的具体实践。
一个老旧小区的改造——
从生活细节切入,办好民生实事
“有时翻看老照片,我都不敢相信自己住在同一个小区。”一大早,天津市河北区月牙河街道环江里社区天江里小区居民张惠琪散步回来,看着干净整洁的小区道路、正在玩耍的孩童,不由地感叹。
始建于1990年的天江里小区,原是一家毛纺厂的集体宿舍。由于年代久远,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度环境脏乱、停车无序……居民改造诉求强烈。“多年来,修修补补也解决了一些问题,但让大家最头疼的排污难题却始终不能彻底解决。”张惠琪说,严重时,污水顺着马桶就跑冒到屋里来。
去年7月的一天,环江里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宋巍敲开了张惠琪家门,带来一张《天江里老旧小区完善提升征求居民意见表》。表上详细列举了拟改造内容,除了“同意”与否外,还专门留出了提意见建议的空白栏。“当时我就写下‘从根儿上解决污水跑冒问题’,并加了3个感叹号。”张惠琪回忆。
居民类似意见不少,社区却犯了难。宋巍介绍,根据初期拟定的改造方案,天江里小区的改造内容为“地下管线清淤”“飞线归集整理”等19项内容。“清淤治标不治本,若要管线改造,按规定应使用‘大修基金’,但小区根本没这个钱。”宋巍说。
一边是资金限制,一边是居民的急难愁盼,怎么办?
“我们钻进污水井底才发现,排污管道错接到了回流管道。”月牙河街道公共管理办公室负责人白璐说,多次摸排调查,这才找出了污水跑冒的“病根”。
发现问题后,月牙河街道与项目实施方积极沟通,协调将污水管线改造纳入“特殊清单”。天津金钟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研发设计部工作人员韩轩说,为了适应天江里小区的特殊需求,公司在改造资金有限的情况下,最终“挤”出空间,完成小区内部污水管线的重新铺设。
“再也没跑冒过一次污水,这回小区改造,真是改到了我的心坎上。”张惠琪竖起大拇指。
“小区每一点细微的改变,背后都反映了居民的心声。”宋巍细数道,小区地势低洼,一到下雨天楼道里都是水。于是,施工方特意在楼门外铺设强吸水地砖,还在楼门口砌了一个小坡,解决了问题。
“城市更新,既是关键小事,也是民生大事。”月牙河街道办事处主任李然说,月牙河街道立足不同小区改造重点、难点推进工作,累计完成8个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惠及群众1.5万余人。
一份承诺清单的落实——
从生产堵点入手,找出解题思路
连日大雨停歇间隙,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金华村村民文明在稻田里,紧张地补苗间苗。
一抬眼,见莲花镇党委副书记张敏带着村干部走过来。“帮我们建烘干库房的事,说好了可不能拖哩。”文明扯着嗓子喊。
“放心,要不是这场雨,工程早就过半了。”来到跟前,张敏说,“要不,我们一起去看看进度?”
“走!”洗净两腿泥,一步跨上田埂,文明兴冲冲地抢在前面。
没多远,就到了村里闲置校舍旁。只见平整一新的空地上,十几米高的钢架已经焊接好,就等着覆铁皮屋顶和墙面;钢架下,油布包着个巨大的“方盒子”,正是烘干机。
作为湖南湘江新区最偏远的乡村之一,金华村以种粮为主。去年,为了发展集体经济,镇村干部动员种粮大户流转闲置土地,增加种植面积,提高效益。种粮大户文明被推选出来领头干。
可刚开始,镇村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文明却面露难色。细问之下,原来,从200亩扩充到800亩,农业机械设备得采购更新,要支出一大笔钱;更重要的是,粮食烘干问题难以解决。
找准问题的关键就好办。经过讨论,镇村干部决定以村集体名义兴办合作社,采购农机并争取资金建设烘干库房。这才有了开头那一幕。
“看这架势,很快就能建好。”文明满意地点点头。
正说着,金华村驻村第一书记周亮拿出一份写满3张A4纸的清单。“除了建烘干库房,村民提的其他意见我们都记着呢。”翻开清单,16个村民小组,54条意见,水渠清淤、山塘修缮、路灯安装……一条条、一件件,列得明明白白。
清单上,红黑色字迹格外打眼。“红色代表已完成销号,黑色表示还在解决中。”周亮解释。
同样在莲花镇,邻近的桐木村、五丰村、太平村特色民宿、休闲旅游办得红红火火。“自然景观更好的金华村如何找准优势,实现乡村产业振兴”成了清单上最需要解决也最难销号的问题。
去年下半年,借助湖南湘江新区组织的赴浙江学习的机会,周亮和金华村党总支副书记夏彬扎实地调研了沿海地区乡村建设的部分成功案例。回村后,周亮提出的“请成熟运营团队做发展规划”建议获得大家认可。
5月份,浙江省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团队根据金华村独特的自然、区位优势,量身打造了农文旅整体项目设计。6月初,将闲置校舍改造为游客中心的计划已提上日程;南塘组片区的山涧里,3座竹桥已经建好,一座充满吸引力的山间营地初现雏形。
“回应群众关切,重在一个‘实’字!”张敏说,党员、干部只有重实干、做实功、务实效,才能被群众认可。
一片养殖区的污染治理——
从村民利益出发,凝聚发展共识
眺望远处,山峦起伏,绿意绵延;漫步街巷,民房错落,道路干净;池塘岸边,花卉盛开,水质澄澈。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巨峰镇西赵家庄村,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可在多年前,村子还是另一番模样。“以前,这片是养殖区,污水横流、乱搭乱建。”站在村里茶乐园,西赵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希林说。一些养殖户将污水排进水塘,行人路过只得捂住口鼻。
“自己的家园环境不好,老百姓意见很大。”李希林说,2022年,岚山区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西赵家庄村将污水治理等提上日程。
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人居环境整治,首先要拆除饱受大家诟病的养殖区。村干部多次入户,养殖户们却各有难处。“拆掉养殖区,我们以啥为生”“这么多鸡鸭,一时间上哪找销路”……
为了解开养殖户心里的“疙瘩”,村两委召开会议商量。西赵家庄村在当地有“南茶北引第一村”之称,养殖区拆掉后,如果能用好这块“金字招牌”,发展茶叶种植,受影响的养殖户也能有稳定的收入。
带着想法再次上门,一些养殖户松了口。党员黄建华是村里最大的养殖户,他带头整改,其他村民也开始行动起来。愿意从事茶叶种植的,村里给予支持,帮助培训种茶、炒茶技术,开拓市场。一番引导,有一半的养殖户走上了种茶路。
占地98亩的茶乐园建设过程中,西赵家庄村倾听村民声音、尊重村民意见,几排10余年树龄的银杏树被保留下来,成了村民、游客休闲的好去处。
污水咋处理?河道经过清淤,变得宽敞干净,3.5公里管道串起全村310户人家,将生活污水集中输送到污水处理站,经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实现了景观用水、河道补水、农田灌溉一举三得。
村民黄星莹夫妇如今养成一个习惯,每天清晨起床后,要沿着河道散散步,到茶园里呼吸呼吸新鲜空气。
村庄的“面子”有了,“里子”也得强起来。“我们正在打造一处综合体,承接区镇下放的部分便民业务,同时配套医疗、养老、文旅、儿童照护等多种功能,7月份将正式投入使用。”李希林介绍。
“今后要继续加强党建引领、发挥党员作用,把老百姓的心事挂在心上,一件件用心用力解决,让大家的日子像村子环境一样,越过越美、越来越好。”李希林说。
一个民生小程序的推出——
从身边小事着眼,及时回应诉求
“您有一项新任务,请及时查看。”一大早,重庆高新区走马镇关武庙社区党总支书记张小航,在“网上走 马上办”小程序上收到一条求助信息。
社区居民刘传芳因为腿脚不便一直卧床独居,仅是更换灯泡这样一件小事,她便愁得不行。想起前些天社区上门发的一张传单,她扫了二维码,在“网上走 马上办”小程序上提交了申请。不到半小时,社区网格员就到场解决了她的难题。
为何推出“网上走 马上办”小程序?这要从一次议事会说起。
一次赶集日上,关武庙社区干部在镇上茶馆现场办公,大家围拢一圈提需求。“我家厕所漏水了”“我家电视坏了需要修理”“小区路面坑洼不平”……张小航边听边记,将居民诉求清单化、任务化,按照轻重缓急处理。
笔记本越记越厚,问题也解决了不少,但张小航总觉得还能做得更好。
关武庙社区有2941户居民,其中60岁以上老人近1400人。如何精准高效解决这些居民身边的“关键小事”?张小航提出自己的想法——用好小程序。“我们开发小程序收集诉求,有问题拍照上传,有诉求可留言。”
说干就干。针对小程序的功能设置、工作机制等,社区挨家挨户上门调研。张小航介绍,小程序设置“走马先锋”“居民服务”“游客服务”“我要点单”4个模块,建起“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工作机制。
对居民而言,小程序包括就业就医、收取快递、家电维修等大小事。“网上走 马上办”小程序正式投用的第一个月,单量寥寥,张小航又开始琢磨办法。
张小航又挨家挨户上门调研。“要注册、登录、上传图片、填写表格……我们年纪大了,实在搞不明白。”一位老人直言。
找到症结所在,张小航立刻更新小程序功能。“现在,点击电话按钮就能一键呼叫值班员。”同时,小程序还加入了“积分兑换”功能,居民参与互助活动能获得一定积分,并兑换成日常生活用品。
小程序运行以来,累计接收处置居民意见建议300余条。如今张小航在社区逢人便说:“无论是就业就医等急事难事,还是家电维修等生活小事,打开小程序,我们马上处理。”
《 人民日报 》( 2024年07月01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