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具有普遍性。一个‘点’上的个案,可能映射出‘面’上的共性难题。本着对群众负责的态度,举一反三、主动作为,实现从‘办好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跃升,更见精神、见作风。”
——《人民日报》李林蔚
“只有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修养,切实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才能从纷繁复杂的表象中认清事物本质,把握规律性、提高预见性、增强科学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中国纪检监察报》赵区医
“培育创新生态,须把握好快变量、中变量和慢变量,这样才能推动形成科学家敢干、企业敢闯、资本敢投、政府敢为的创新生态,让更多城市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脱颖而出。”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强
“田间地头的实践有力证明一个问题:建、管、用不能分离。高标准农田不能低标准建设、低水平管理,得在‘建管护’各环节自始至终保持高标准,让‘藏粮于地’的农田发挥应有效用,让利民工程真正带来看得见的收益。”
——《检察日报》陆青
“对承担行政职能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来说,如果能及时了解相关群体情况、有效应对新问题新需求,从‘要我服务’转变为‘我要服务’,那么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感受到城市温度,由此汇集的城市发展动力也会越来越强。”
——《工人日报》罗筱晓
“从人们的社交分享、自我展示、交流互动等需求和喜好出发,不断提炼文物蕴含的独特文化符号,开发出越来越多富有IP魅力的文创产品和主题活动,原本不会说话的文物就能走进日常生活,成为历史文化遗存的移动展厅。”
——《河南日报》于晴
政务夜市
前不久,浙江杭州西湖景区“政务夜市”开张,位于景区的行政服务中心将服务窗口从办事大厅“搬”到了人潮涌动的西湖边。首场“政务夜市”开张两小时,政务快办区现场指导办理业务28项,全区域接待咨询和体验超1500人次。“政务夜市”是进一步密切联系群众、贴近群众、方便群众的“大服务”,打通了服务市民的“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分钟”。
甜蜜经济
近年来,我国逐步推进婚姻登记“跨省通办”,今年5月更是实现了婚姻登记的全国通办,新人们可以自由选择婚姻登记地点,带火了越来越多有特色的婚姻登记点和当地的“甜蜜经济”。不少地方将结婚登记作为“流量入口”,延伸出涵盖婚拍、住宿、餐饮等环节的完整消费链。例如,浙江千岛湖给予新人全年免门票福利;江苏苏州姑苏区打造“幸福经济”生态圈等。
精准农业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设施,包括卫星遥感、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装备等,实现农田环境、作物生长和资源投入的精细化管理,激发土地和农业生产的潜能。超越传统农业主要依赖经验积累的生产方式,精准农业用数据驱动决策,变“靠天吃饭”为“靠科技丰收”,在提高农业生产稳定性、改善“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质量上展现出巨大潜力。
AI帮办
广州市市场监管局依托“广州市开办企业一网通平台”微信小程序,针对个体工商户上线“AI帮办”服务,创新推出“AI帮办”智能填报和“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掌上直接变更两大功能,以AI技术突破传统登记难点堵点,推动个体工商户设立、转型便利化,进一步完善了注册登记智能服务。采用“AI帮办”模式后,个体工商户从申请到领取营业执照最快可当日完成。
凑数式开工
由于招商引资是地方“重头戏”,为了宣传投资项目落地成果,也为了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少地方会选“好日子”举办集中开工仪式。然而,其中不少项目成了“凑数式开工”,具体表现为开工即“完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大手笔开工,“半拉子”收尾;反复搞开工,有场面没内容;等等。相关方面应及时展开有效治理,真正让项目建设成为推动地方发展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