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是一个家庭传承的道德风尚。中华民族历来就有明家训、树家风的传统,家风文化源远流长,承载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家风,围绕家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家风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于全党全社会深刻认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塑造新时代优良家风、培育文明乡风、涵养清正廉洁党风政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2015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代表时强调,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加强党风政风、社风家风建设,特别是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作为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深远影响。蒙以养正,加强对青少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他们养成正确的观念,才能为其树立文化自信奠定坚实根基。新时代的家风建设应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结合现实需求阐释时代内涵、焕新时代价值,用优良家风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时代栋梁。
2016年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发挥优秀党员、干部、道德模范的作用,把家风建设作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弘扬真善美、抑制假恶丑,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推动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具有风向标作用,密切影响着党风、政风。领导干部家风正,就能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打下好的基础,促使领导干部勤政敬业做好工作,进而影响和带动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清正廉洁,对社会起到示范作用。反之,则容易在权力面前和“糖衣炮弹”中迷失自我,突破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给党和国家事业带来损害。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家风问题,《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都明确要求加强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领导干部要切实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勤俭持家、廉洁从政,正确教育引导子女、亲属,以优良家风涵养清正廉洁党风政风。
2016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指出,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形成的基础和源泉。只有每个家庭的家风好,社会风气好才有基础。好家风犹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地浸润着家庭成员,深刻影响着成员个体的品格塑造和道德养成,为个人幸福和家庭和睦奠定基础。当无数家庭的美好风尚汇聚在一起,便会成为推动整个社会向上向善、维护和谐稳定的深沉力量。要高度重视家风建设,深刻认识培育优良家风对于家庭乃至社会和国家的重要意义,自觉主动建设文明家庭、培育家庭良好风尚,既重言传又重身教,将美好的道德观念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家庭成员。只有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家风好,整个社会风气才能向善向好。
2017年1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时指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要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乡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也是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与乡愁所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实施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优良家风体现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承载着勤俭持家、孝老爱亲、诚信重礼等传统美德,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柱,也是培育文明乡风和淳朴民风的重要抓手。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移风易俗,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道德规范和价值理念,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成为涵育良好家风的宝贵资源,以优良家风促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社会风气不断向好,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2023年10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讲好家风故事,引导广大妇女发挥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树立良好家风方面的独特作用,营造家庭文明新风尚。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母亲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影响长远且重大。历史上“孟母三迁”“画荻教子”“岳母刺字”等故事,深刻说明了母亲的教育引导对子女成长成才和品行塑造的重要作用。在现代家庭中,妇女身兼妻子、母亲、女儿等多重身份,是维系家庭关系的核心成员,在抚养教育子女、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弘扬家庭美德、树立良好家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广大妇女要自觉肩负起培育优良家风、树立文明风尚的责任,发扬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家庭成员一道共同升华爱国爱家的家国情怀、建设相亲相爱的家庭关系、弘扬向上向善的家庭美德,营造良好的家庭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