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都办好”党建品牌 助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芜湖市院机关第三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遵循,积极打造“四强党支部”,针对支部青年党员多、思想活跃的特点,全力擦亮“都办好”党建品牌,促进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党建品牌、理论文章获省、市级表彰5次。检察综合服务保障工作位居全省前列。在党建引领服务保障优化下,我市检察各项工作均位居全省前列。去年以来,共有14件案件入选全国典型案例,2名干警在全国检察业务竞赛中荣获标兵、能手称号,重罪检察、职务犯罪、检察侦查等18项工作在省级以上会议作经验介绍。

二、做法成效

“都办好”,一是指秉持“都”价值导向,把“严细实”要求贯彻到政治建设、业务建设的全过程;二是指坚持“办”履责要求,确保上级和领导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落实;三是指突出“好”效果追求,树立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理念,全方位提升工作质效。

(一)秉持“都”价值导向,坚决筑牢政治忠诚

善于利用支部党员年龄跨度大、人员类别多、涉及部门广的特点,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和老党员示范带头引领作用,青年党员学习积极性高的特点,高标准、严要求扎实做好支部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警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政治忠诚。一是坚持“都”要学,以真学促深化。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通过组织召开党支部党员大会、党小组会议等形式,带领党员干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髓要义。以党小组为单位,常态化组织开展集中学习、现场问答、谈心谈话、思想交流,确保常学常新、常学常进。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相结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党日活动和联学共建活动。细化“主题党日”活动开展的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先后参观渡江第一船纪念馆、泾县新四军军部等红色教育基地。二是坚持“都”要悟,以真悟促消化。支部先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党纪学习教育,常态化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将必学书目纳入支部学习的规划中,主动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心组织实施,督促各党小组根据学习提示单,固定时间学、及时跟进学、入脑入心学。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与会党员围绕“三问”谈体悟,形成“学习、总结、提升、落实”工作闭环。三是坚持“都”要用,以真用促转化。坚持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推深做实党建工作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打造一体化数字检察综合平台,为各基层院、各业务条线办案提供技术支撑,创建大数据法律监督模型70个,10个上架最高检平台并在全国推广应用,助力办理案件1340件。组织青年干警在“青蓝读书会”、“办”月畅聊会中交流学习工作心得,2名党员干警在全市年轻干部学思践悟素质测评中被通报表扬,2名党员干警被评为全市学习强国“学习之星”。市院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被命名为第一批市直机关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示范点。市院办公室先后荣获全国、全省检察机关信息工作优秀单位。检务保障部牵头的垃圾分类工作获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颁发“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单位”称号。市院关工委被授予市级“五好”基层关工委。

(二)坚持“办”履责要求,激发创先争优精神面貌

一是以品牌创建推动理念转变。支部通过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办公厅(室)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办”贯穿日常工作始终。坚持“高质效办成每一件事”,能动发挥决策参谋、综合协调、政务保障等职能作用,全力做好服务领导决策、服务检察业务、服务机关和基层等各项工作。二是以品牌创建提升工作标准。建立健全党组会、检察长办公会议制度,规范重大事项报告、保密、值班等工作规定4项,以制度创新促进高质效履职。经常性常态化抓好办文办会办事质效提升,定期召开“办”月畅聊会、工作分析会、信息简报圆桌会等活动,对重大工作任务做到事前推演、事后复盘,以“打一仗、进一步”的反思精神纵深推进工作。三是以品牌创建涵养优良生态。党员干警勇于担当,在奉献中提升境界,在磨砺中成长成才。持续实施“党员先锋岗”“AB岗”制度,确保各项职能工作稳定、连续、高效落实。1名党员干警获评“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工作优秀个人”,1名党员干警入选全国检察机关政务管理人才库,1名党员干警在全省首届检务保障竞赛中荣获“能手”称号。多名干警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等活动。

(三)突出“好”效果追求,全方位提升工作质效

一是加强人才培养,夯实品牌向心力。坚持将党建工作作为检察工作创新发展的坚实基础,以党建带队建,以队建促业务。打造“检办青葵”、“芜检宣颜”等人才培养品牌,推动干警在参谋服务、政务保障、统筹落实上有新作为,为机关有序高效运转提供坚强保障。建立学习型团队目标,围绕大局主动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多维度培养骨干力量,通过老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传授工作经验的方式,带领入党积极分子快速进入角色。针对不同党员特点,合理进行人员分组和工作分配,使每一名党员都有工作成就感。二是凝聚各方力量,提升品牌外动力。积极争取党委、人大、政协支持,认真落实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搭建代表委员联络多元沟通平台,强化意见办理反馈,组织两级院走访全国、省代表委员30余人,服务保障省代表委员交叉视察检察工作6次。以代表委员联络为桥,推动落实检察为民举措,联合市总工会等单位加强劳动者权益保障,办理涉农民工讨薪支持起诉案件323件,推动未成年人“六大保护”协同发力,开展家庭教育指导113人次,制发督促监护令90份,携手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提供帮教服务215次。三是加大检察宣传,传递检察好声音。完善“三同步”机制,实时监测网络舆情,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原创微动漫《古董投资局中局》被检察日报正义网首发,并获得全省三微作品“十佳作品奖”。3个作品荣获全国检察新媒体月度优秀作品奖,“芜湖检察”微信公众号被评为“全国检察微信三十佳”。

三、典型意义

(一)高起点谋划党建与业务融合工作。擦亮“都办好”党建品牌,坚持支部工作与业务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围绕党建工作实效化的目标,积极探索构建“党建+检察”工作格局,坚持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议事制度,在品牌建设、党员发展、年度考核等工作中,坚持既看检察业务成效,也看党建工作成果,推深做实党建工作与检察工作深度融合,针对性提升办文、办会、办事能力和“三服务”水平。

(二)高标准规范支部建设。以建设“四强党支部”为抓手,突出党员作用发挥。对于重点工作项目、重要文件、党组决议事项、代表委员意见建议等工作建立台账,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定期进行办理前期、中期、后期督查,对于领导指示批示及时领办、督办。对进展缓慢的事项,及时沟通协助解决,对办理结果不符合要求的,督促重新办理,确保各项工作精准、高效执行。实行重要事项文书档案提前介入归档制度,对于重点工作涉及文书材料,及时引导、靠前指导、跟进辅导,形成工作闭环。

(三)高质量开展党建共建。积极探索党建共建常态化工作机制,努力形成推动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发展的整体合力。紧密上下交流,围绕各项工作安排,推动各基层院、各部门共同抓好任务落实、促进问题解决。统筹机关内部运行,在各类检察活动中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模范带头作用,群策群力解决问题。与张家山街道、镜湖小学等联合开展“开学第一课”法治宣讲活动,与南陵县滨玉村开展党建共建,推动党建与业务工作“一盘棋”推动。

擦亮“都办好”党建品牌 助推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近年来,芜湖市院机关第三党支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十届历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遵循,积极打造“四强党支部”…
https://upload.djcyw.com.cn/1/2025/1024/17612963711312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