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庄镇坚持党建引领 科技赋能 重心下移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

——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党委科技赋能基层治理创新实践

亦庄镇位于大兴新国门东北部,因地处四区交界,总体呈现城市化进程快、片区分布散、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诉求复杂等特点。为着力破解发展进程中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亦庄镇党委围绕“超大城市治理的新理念”,率先在全市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重心下移”的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新模式。通过强化党建引领、发挥组织优势、擦亮先锋本色,夯实组织保障,推动基层党建深度嵌入基层治理;聚焦研发“城市大脑”指挥系统、建设智能终端、做好大数据挖掘等,实现以科技助力提升治理效能;围绕整合力量、提升水平、拓宽渠道等方面持续用力,实现服务精准对接、治理精准落地。进一步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亦庄实践”,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持续提升。

一、案例背景

亦庄镇位于大兴新国门东北部,面积18.18平方公里,下辖19个社区,54个自然小区,常住人口10.8万人。因地处四区交界,总体呈现城市化进程快、片区分布散、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诉求复杂等特点,在社会治理工作中存在着基层党组织破题解题能力不足、解决多元复杂的群众利益诉求招数不多等情况,给城市精细治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带来了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对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提出更高要求。亦庄镇党委为着力破解发展进程中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超大城市治理的新理念”,率先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探索构建“党建引领、科技赋能、重心下沉”的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的新模式,持续为基层治理注入活力。2021年,大兴区亦庄镇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创新做法

(一)强化党建引领,“智慧城市”组织保障更加有力

1.织密组织体系。创新片区联合党委工作机制,设立四个片区联合党委,组建“全科巡查队”,形成“六力同心”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工作模式,成立“多网”融合工作领导小组,镇党委书记任组长,专题研究、专项推进,统筹政府职能部门落实党委决策部署,推动基层治理力量同频共振。在接诉即办、创城创卫、安全生产、垃圾分类、拆违创无等基层治理重点工作中,各片区上联下通、左右协调,聚指成拳,共同推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2.发挥组织优势。创新引入精品意识和竞争机制,连续三年举办基层党组织活力榜大赛,搭建赛学互鉴平台,全镇社区、镇属企业、非公企业等各类型党组织同台打擂,“党建智囊团”和居民代表共同打分评选等次并予以相应奖励,孵化培育出了“星云比邻345党建工作法”“三文五化”等44个基层党建工作品牌,激发出基层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崭新活力。

3.擦亮先锋本色。镇党委搭建“关系在支部,服务在社区,双岗双奉献”的党员管理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做好在职党员“平急转换”应急动员的工作方案》,引导党员“平时组团服务,应急时就地入列”,全面参与地区发展建设。组建“亦心向党”党员志愿服务队,精准匹配党员特长与群众需求,开展“红色代办”服务,精细化解决家政帮扶、心理疏导、矛盾调解等各类诉求。例如,针对辖区老年人不会用手机线上缴费等问题,社区开展“红色代办”上门服务,老人提出需求,身边党员立即上门解决燃眉之急。

(二)依托科技赋能,“智慧城市”管理运行更加高效

1.建设“城市大脑”,助力未诉先办。镇党委牵头抓总,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研发“城市大脑”指挥系统,用好6300余路高清智能监控,汇聚全镇人、地、事、物、情、组织、城市部件等2300多万条基础数据纳入系统落位落图,为精细化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动态更新增设智能灯杆、水位监测等设备,应用电力感知、一键报警柱嵌入平台等科技手段,建立实时应急响应机制,实现基层治理问题精准快速的应对解决。2024年以来,智能设施累计预警、阈值报警122次,系统自动派单核查处理道路遗撒、占道堆物、垃圾桶满冒等问题800余次,持续助力地区精细化治理。

2.建好智能终端,助力一站式服务。针对居民反映较为集中的物业管理等问题,设计研发“亦庄美好家园”数字化社区服务系统,居民线上提交物业缴费、装修备案、车辆登记、报修投诉等需求事项,物业公司线上“抢单”及时响应居民诉求。针对便民服务需求,打造“十五分钟政务服务圈”,科学建设“政务晓屋”,实现不同事项“远程协办”,不同部门“屋内整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针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高发问题,率先建成全市首家沉浸式反诈实训体验中心,24小时开展预警劝阻,保护群众财产安全。

3.用好“智能管家”,助力精细化治理。亦庄镇综合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打通城市管理与便民服务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由智慧治理到智慧服务的转变。比如: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应用功能,以后端算法赋能前端探头,针对社区治理中矛盾纠纷较多的社区内车辆剐蹭、行人穿越车辆道闸、电动车入楼、消防通道占用等高频问题,开发出多种AI智能报警的社区治理场景,形成社区内的“智慧管家”,实现问题主动发现、智能派单、全程督办、实时评价。每年通过“智能管家”协助查询交通事故、预警违章停放、应急安全等信息2000余起。

(三)推动重心下移,“智慧城市”服务体系更加便民

1.网格融合赋能精细治理。全镇无缝划分23个基本网格、64个单元网格,将综治、安全、公安、城管、工商等15个部门900余名专职力量实名对接下沉至网格,实现管理人员在网格内的实名责任落图。赋权社区书记统筹网格内的资源人员、大事小情,让“我们书记”成为了居民的口头禅、常用语,真正做到“人在网格走,事在社区办”。

2.全科巡查精准发现问题。深化城市协管员队伍改革,由机关包片干部、片区综合执法、安全员、网格员、流管员,环卫绿化工人、第三方安保力量等各种力量组成“全科巡查队”,在片区联合党委的领导下,下沉网格定期开展联合巡查,多项职能捆绑作战,一次检查全面覆盖、全面整改,由“分管一块”到“全面抓总”的“全科”治理,切实增强基层源头治理能力。

3.互联互通扩容沟通平台。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技术进一步推动基层治理的民主化和参与度,镇党委深化“有事您找我”服务机制,将书记镇长和包片班子成员的联系方式在所有单元楼门公开公示,开通微信“有事您找我”码上办、连续12年开展“家住亦庄”问卷调查、定期召开“亦家亲”拉家常议事会等,进一步加强民意直通,力争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镇。例如:亦庄镇小康家园社区居民多渠道反映水黄问题,由于管道权属涉及单位多、更换费用高等情况改造进度迟缓。镇党委了解情况后,牵头“顶格办理”,结合各方利益诉求点,确定改造方案,仅用22个日间8个夜间完成改造任务,社区内250余户居民水黄问题得到改善。

三、主要成效

亦庄镇通过构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有效格局,推动基层党建深度嵌入基层治理,形成了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亦庄实践”,辖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得到持续提升。

一是党建引领的核心作用进一步夯实。通过持续推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进一步畅通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通过强基提能、正向激励,进一步激活内生动力,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不断提振,干部担当作为,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出台党员平急转换工作机制,全镇72个基层党组织,2830名党员,1500余名回社区报到在职党员,带动楼门长、志愿者等群体积极参与到“周末大扫除”“志愿服务大集”等社区治理活动中,在为基层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服务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基层党组织精细管理、精准治理水平,让党员真正成为群众最可靠、最坚强的主心骨。

二是社会管理的精细水平进一步提升。通过智慧化治理,地区实现了“五降两升”。全镇“12345”城市管理类派单量、社区居民投诉量、辖区接警率、刑事案件发案率、三类可防性案件下降,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提升,城市管理问题的发现率与处置率同比提升。亦庄镇接诉即办综合成绩接诉即办综合排名连续六年全区第一,四次位列全市前十。2019年,时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同志莅临亦庄镇综治指挥中心调研“接诉即办”工作并给予充分肯定。

三是公共服务的深度广度进一步延伸。通过智慧化的指挥调度平台,全面打通镇级数据中心和部门、社区、群众非紧急救助四级信息渠道,将大数据应用从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公共领域指挥调度,逐步聚焦到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切实将公共服务、社会服务、市场服务、志愿服务精准投送至居民身边,以“微治理”畅通基层社会的“微循环”。结合中心数据分析,为全镇4000余名65岁以上及重残、失独、残独、低保人群配备“移动智能终端设备”及“亲情一键通”固定电话,与“亦服务”指挥调度平台进行联系,联合社区居委会、周边商户、社会力量等,形成“智慧服务矩阵”,提供助医助浴、代购代缴、送餐理发等服务,推动群众诉求高效解决。

四、经验启示

(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让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可知可感

基层治理必须要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一关键,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组织引领、机制引领的途径和载体,实现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亦庄镇的智慧治理探索,不依赖于专业的技术单位,而是结合基层实际研发出的“专属定制”。坚持党委统领,组建专班,统筹调度,通过“六力同心”等机制建设,打破了原有部门间的信息壁垒,顺畅了部门间的协调配合,解决了系统工作中的“木桶效应”,使智慧系统成为放大治理效能的倍增器。

(二)突出数字赋能,让科技创新服务场景可触可及

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新形势下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是不断积累,继承创新的过程,社会治理需求的不断变化是考验基层治理能力的关键因素,需要不断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满足新需求,亦庄镇充分运用科技助力提升和改进服务,形成了智能化基层治理模式。下一步还要聚焦推动基层数字治理成果共享,让群众更便捷、更高效的享受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丰硕成果。

(三)坚持为民惠民,让精细服务供需对接可享可盼

做好基层治理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亦庄镇由传统的智慧城市建设聚焦公共领域指挥调度,到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实现由智慧治理到智慧服务,围绕基层治理重心下移,构建了精准精细的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形成了治理主体大联动的工作格局,将大数据应用至社区内的每家每户,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打造组织引领带动、科技赋能提升、群众互动参与的惠民利民共享新体系。

亦庄镇坚持党建引领 科技赋能 重心下移 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让基层治理更具活力
https://upload.djcyw.com.cn/1/2025/1017/17606890181950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