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将各项成果经验转化为抓改革、促发展的强大动力,着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融互促的水平,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案例背景
(一)提升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需要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当前,建筑行业正经历从增量时代向增量与存量并存的深刻转变,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品质要求不断提高,而利润空间持续收窄。在这一背景下,强化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任务,更是国有施工企业把握行业特色、巩固核心优势、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近年来,中建一局在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方面持续探索,构建起以生产经营基层一线“五个价值创造点”为核心的党建管理模式。该模式有效促进了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党建工作质量与企业综合效益的同步提升,切实推动基层党建与项目生产经营从“两张皮”走向“一体化”。
(二)基层党建工作存在“两张皮”的实践困境
“两张皮”是对国有企业中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相互脱节现象的形象比喻,主要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重党建轻业务”,片面强调党建工作而忽视生产经营;另一种是“重业务轻党建”,过于聚焦生产任务而弱化思想政治引领。这一问题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源于部分基层党务工作者对党建工作的战略意义认识不足,未能准确把握党建工作与企业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甚至将党建制度视为可有可无的附加任务。这种认知偏差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重形式、轻实效”的倾向,不仅削弱了党建工作的实际效能,也造成了项目履约过程中资源与精力的虚耗。
为落实“党政一肩挑”与“一岗双责”的要求,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所有项目党支部书记均由项目经理兼任。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党支部书记往往因生产经营任务繁重而难以有效兼顾党务工作,导致在推进上级党组织部署及阶段性重点任务时,党建工作未能与业务工作同步谋划、一体部署,从而加剧了二者之间的分离与脱节。此外,项目员工流动性较高,兼职党务工作者在承担本职工作的同时,还需兼顾党建任务,致使基层党支部普遍存在“自转”多于“公转”的现象,党建工作系统性与协同性不足。
二、主要做法
(一)聚力“组织建设”,塑强项目战斗力
“组织建设”是“五个价值创造点”的根基,为项目价值创造搭建起稳固的运行框架,同时将党组织建设与项目管理深度融合,把党建工作要求嵌入组织运行各环节,确保组织方向与经营目标同频。这一过程能引导项目全员清晰认知自身在价值创造中的定位,让岗位行动有章可循、协同配合有规可依,既为“目标完成”“制度执行”等其他价值创造点提供组织保障,也为“党建工作促经营”筑牢实施基础,最终让组织力量成为推动项目价值提升和党建价值落地的根本支撑。
高举红色旗帜,强化政治引领。一是坚持由项目党支部书记、专职副书记带头讲授专题党课,推动全体党员学理论、上讲台、以讲促学,实现政治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依托学习强国、国资E学、中建网络学院等线上平台,组织学习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与党章党规,夯实思想根基。二是公司微信公众号开设质量管理——质识点、普法小课堂等专栏,将工程技术知识、法律知识融入党支部日常学习体系,构建起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学习平台,推动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进项目、进一线,使红色基因与先锋文化深植党员职工思想深处,把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落实到党支部。
规范组织建设,夯实战斗堡垒。严格执行“四同步”“四对接”要求,动态优化基层党支部设置及支部书记、副书记配备,建立健全公司党建工作群、党支部书记工作群等沟通机制,定期发布工作提醒与指导,开设先锋能量站专栏,按月发布主题党日活动清单,提升党支部标准化管理水平。
积极创新组织生活形式,增强组织凝聚力。衡阳高新国际城、虚拟大学城装修项目联合党支部开展“建证·初心”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参观桐梓山工农革命根据地旧址,由支部书记现场讲授“追寻革命足迹,永葆奋斗精神”主题党课;房山水毁修复工程项目党支部结合工程特点,组织党员赴红色背篓教育基地,深入学习2012年“7·21”特大暴雨后黄山店村重建历程,强化使命担当与实践融合。
(二)聚焦“目标完成”,塑强项目创效力
“目标完成”是“五个价值创造点”的核心,是价值创造的最终导向,需将项目组织建设与项目目标责任书指标完成紧密融合,把经营目标拆解为各岗位、各业务体系的具体任务。通过全员意识层面的宣贯引导,促使职工持续关注项目创效的关键指标,比如营收、成本控制、质量安全等核心内容;在行动层面推动全员积极执行本岗位工作节点、落实本业务体系目标,形成“人人有目标、事事有闭环”的执行氛围。最终在高质量完成经营目标的同时,实现“党建工作促经营”的深层目标,让项目每一名职工都成为党建工作的参与者与党建价值的创造者,确保价值创造始终围绕核心目标推进。
党建领航安全固,生产赋能谱华章。各项目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题学习,定期进行安全警示教育。开展节前专项检查,按照责任人逐级销项,制定值班表,对临电、生活区进行专项消防检查,以确保施工现场生产安全。房山水毁修复工程项目开展拒马河生态保护区防火、环保专项教育,形成“盲时”安全管理机制,保障盲时作业安全。天津空港项目、长沙松雅湖项目、平谷地铁项目组织开展高坠应急演练、消防应急演练、防汛抗洪演练,筑牢安全防线。
劳务管理精细化,绿色施工筑标杆。扎实推进劳务精细化管理。所有在施项目均设立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保障按月足额支付工资;全面落实实名制管理,按月汇总上报劳务资料,提升管理规范性;全面应用云筑劳务平台,并与中建一局智慧建造平台实现数据对接,房建项目实行封闭式管理,基础设施项目推行移动考勤,实现全过程动态监管。同时,持续强化绿色施工与环保管控。各项目根据属地政策调整及施工进展,动态优化环保管控机制与风险分级。重点区域项目分阶段编制环保专项方案,实施每日航拍监测与每周视频巡检,实现环保行为可视化、可追溯。同时,构建绿色生产联动机制,整合建立公司级应急资源库,推动项目间资源共享与区域协同,拓展外部协作网络,全面提升环境应急处置能力。
(三)聚焦“制度执行”,塑强项目执行力
“制度执行”是“五个价值创造点”的关键,是保障价值创造规范落地的关键抓手,需将项目各项管理制度与党建工作要求相结合,明确制度执行的标准、流程和责任主体。一方面,通过培训宣贯让全员熟知制度内容,清楚“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该怎么做”,避免执行偏差;另一方面,建立制度执行的监督考核机制,对关键业务环节的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及时纠正执行不到位的问题。通过强化制度执行,既能确保组织建设的框架不流于形式、目标完成的过程不偏离规范,也能为文化建设、廉洁从业提供刚性约束,让价值创造在合规、高效的轨道上推进,避免因执行漏洞导致价值流失。
健全责任体系,强化刚性约束。项目层面将制度要求转化为清晰、可量化的责任清单与行动指南。通过签订《党建工作责任书》《“一岗双责”责任书》等形式,明确党支部书记、班子成员及关键岗位党员的党建与业务双重职责,并将履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实现“软任务”向“硬指标”转变。同时,对标项目管理标准化手册,将党建工作流程与安全生产、质量控制、成本管理等业务制度有机嵌套,确保在项目策划、施工组织、竣工验收等全周期中,党建工作的要求、节点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从机制上杜绝执行偏差。
强化过程监督,确保落地见效。建立常态化的督导检查机制,充分优化项目目标考核评价体系、加大管控力度。通过季度考核等方式,对项目各项基本制度的落实质量进行检查,并依托“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载体的运行实效进行跟踪问效。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依托智慧党建平台,实现制度执行过程的线上留痕、动态预警与数据闭环,对执行不力、变形走样的现象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形成“部署-执行-监督-改进”的管理闭环,切实将制度优势转化为项目的治理效能与执行合力。
(四)聚焦“文化建设”,塑强项目精神力
“文化建设”是“五个价值创造点”的内核,为价值创造注入精神动力。项目党支部深入践行中建信条——先锋文化,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开展各类宣贯和主题活动,引导职工在岗位上主动践行先锋文化,让文化理念从“文字”转化为职工的“行动自觉”,让文化不仅成为凝聚团队的“黏合剂”,更成为推动组织建设、目标完成、制度执行的内在驱动力,确保价值创造既有“硬支撑”,也有“软实力”,有力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机融入企业治理实践,营造忠诚担当、使命必达的浓厚氛围。
立体传播新生态,先锋文化入人心。一是构建“立体式”文化传播体系。公司层面依托网站、融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渠道,系统开展先锋文化宣传、理念宣贯与典型选树,强化文化认同。项目层面以CI品牌文化墙、先锋文化宣传栏、蓝宝系列文创等为载体,增强文化视觉感染力,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传播。二是推动文化实践走深走实。以“徐州应急病房抗疫先锋精神”“衡阳二环项目导师带徒精神”为范例,提炼“团队亮点+文化内涵”实践模式,培育具有项目特色的文化样本,推动先锋文化在一线落地生根。
实践平台促生机,典型培育激动能。一是将先锋文化理念融入特色活动。各项目结合生产经营,依托党工团组织载体,打造生动活泼的文化场景。如深马慈湖项目在“质量月”观摩中设置“先锋文化”展板,推动文化理念融入管理全流程。二是强化工程宣传与典型引领。通过《水上水下,他们两过湘江》《智造彭城“蛟龙”》等标杆工程纪实报道,提升项目美誉度。常态化开展“市政先锋”“两优一先”等评选,树立先进典型与劳动模范,引导员工通过身边典型,感悟企业精神,立足岗位担当作为。
(五)聚焦“廉洁从业”,塑强项目保障力
“廉洁从业”是“五个价值创造点”的基石,是守护价值创造成果的底线保障。通过廉洁教育、案例警示等方式,强化全员廉洁意识,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通过紧盯“关键少数”,推动“崇德善建、善廉筑基”廉洁理念入脑入心。聚焦项目生产经营关键风险点,促进党的纪律要求与企业管理制度深度融合,增强监督合力,为公司打造廉洁工程、精品工程、品牌工程提供坚强保障。
廉洁文化进项目,监督保障驻防线。一是全面推进廉洁文化示范创建。公司所有在施项目均开展廉洁文化建设,其中衡阳安置房、汕尾市政、玻利维亚两圣道路项目被确立为中建一局“超英廉洁文化示范点”争创单位。二是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常态化开展廉政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畅通信访渠道,公开负责人联系方式,在所有项目设置“意见箱”,主动接受职工群众监督。
完善体系防风险,拓展载体聚合力。一是健全廉洁风险防控机制。公司纪委组织各项目开展“七项权力”识别,组织领导班子及关键岗位人员签订《廉洁从业承诺书》,把廉洁写进与业主、分供方、监理等单位签订的合同,构建全覆盖的廉洁约束体系。二是创新基层监督方式。长沙高新区项目设立“工人监督员”,拓展群众监督渠道。同步编制覆盖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细则,强制使用标准化图表工具,实现过程留痕、随时备查,提升监督实效。
三、取得成效
(一)将党的领导全面落实到项目一线
通过持续强化公司项目党组织设置,积极推行项目党支部书记与项目经理“一肩挑”机制,确保项目党支部在把握发展方向、推动任务落实中充分发挥政治引领作用。该机制有效实现了党建工作与生产任务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使党建真正融入项目全周期管理。在新冠疫情期间,徐州应急病房项目迅速成立临时党支部,组建党员突击队火速投入建设。全体参建人员迎难而上、昼夜奋战,仅用16天便高质量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应急速度”。该项目先后荣获中建一局党委嘉奖,被评为“江苏省住建系统参加防控新冠疫情医疗场所建设有功单位”,并获得中国交通运输协会“抗击新冠疫情先进单位”称号;北京市房山区在2023年7月特大暴雨中受灾严重,公司勇挑房山区灾后重建项目重担,组织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参与受灾区恢复重建,积极调配优势资源,以严格标准、过关质量,高质高效推进房山水毁修复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房山区防汛抗灾能力,为建设更加安全宜居的美好家园贡献市政力量,充分彰显了党组织在重大任务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二)推动党建管理体系在项目一线落地见效
通过深入落实“五个价值创造点”党建管理体系,公司在基层项目建立起统一、标准、规范的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项目党建工作的制度化、科学化水平。该体系将生产经营各项关键指标纳入“五个价值创造点”考核范畴,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这一做法不仅在思想认识层面深化了基层党建工作者对党建工作价值的理解,更在工作实践层面解决了党建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通过目标导向和考核牵引,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充分激发,党建活力持续释放,为推动项目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制度支撑。
四、总结与展望
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的“最后一公里”,也是党的执政根基和力量源泉。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深刻把握这一核心定位,通过深入落实中建一局“五个价值创造点”解码落地工作体系,将党建工作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持续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竞争优势,在实践中成功探索出基层党建高质量与项目履约高品质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现实路径。
展望未来,公司将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准企业发展的正确政治方向。通过进一步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精准内嵌,确保党的建设与公司战略转型、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发力,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为实现新征程上的宏伟蓝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