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地方实践

江苏淮安清江浦 : 打造“习语清声”通俗理论作品创传品牌

发布日期:2023-02-07 16:40:37    作者:薛莉

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形势下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胜利召开的党的二十大在政治上、理论上、实践上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创新打造“习语清声”品牌,积极探索通俗理论作品创传新模式,取得扎实成效。

组建“一支队伍”,推进理论创传专业化

构建创传网络体系。整合辖区内人才资源,通过个人自荐、基层申报、组织审核等方式,组建“理论创传轻骑兵”,在区文化界和16个镇(街道)分别建立基层队伍,构建覆盖全区的“1+16”创传网络体系。全区124名队员来自全区各个阶层、各个行业,均具有丰富的基层实践和通俗理论作品创传经验。

加强创传队伍管理。严把队伍“入口关”,按照对理论事业有热情、对宣讲工作有激情、对身边群众有感情和具备一定的创作编排能力的“三对一有”标准选拔队员。加强队伍业务培训,确保创传作品在内容和形式上融思想性、亲和力、艺术性于一体。强化队伍实践锻炼,举办精品节目展示评比、课题申报、微视频征集等活动,征集各类通俗理论作品(课题)150多部。

健全创传保障机制。制定《清江浦区“理论创传轻骑兵”组织架构》,健全每年度制定一份创传计划、每季度组织一次汇报交流、每半年举办一次观摩评比、每年度组织一次集中汇演的“四个一”机制,明确有制度、有人员、有场地、有标识、有规划的“五有”和集中时间、集中地点、集中研讨、集中展演的“四集中”等制度,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道德讲堂等阵地,创作编排通俗理论作品。

坚持“三个转变”,推进理论创传通俗化

创传语言通俗化,变“普通话”为“地方话”。坚持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把政治话语、学术话语转化为地方话语,用群众听得懂、接地气的语言,展现群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水渡口街道“理论创传轻骑兵”统筹辖区14支民间文艺团队,围绕讲、说、唱、演“四字经”同步发力,用“方言土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创传内容通俗化,变“大道理”为“小故事”。在创传内容上,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抽象与具体的关系,把“大道理”变成通俗易懂的“小故事”。浦楼、清江等街道“理论创传轻骑兵”创作编排表演唱《绣红旗》、三句半《夸夸社区新面貌》等作品,向群众讲解乡村振兴、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政策。创传方式通俗化,变“说教式”为“参与式”。在传统的“大课堂”集中宣讲的基础上,创作编排歌舞、快板、小品、情景剧、朗诵剧等节目,指导拍摄主打剧目、公益电影,运用唱响红色歌曲、诵读经典、组织观影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讲活动。因地制宜开设“小板登”课堂,与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互动。

突出“三个聚焦”,推进理论创传大众化

聚焦特定群体,构建大众化创传格局。结合主城区人口密集、外来人员多的实际情况,开展对象化、分层次理论宣传,形成大众化创传格局。例如,针对进城务工、流动人员等群体,开展“送理上门”、征集微心愿等活动,为他们量身定制创传主题。针对城区居民的点单需求,推出名嘴“云平台”,将党的创新理论、地方政策等制作成系列微视频,通过“一网一端两微四号”媒体平台传遍千家万户。

聚焦载体创新,打造大众化创传阵地。探索理论创传工作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网络安全应急指挥中心“三中心”融合发展路径,以区级中心为龙头、16个镇(街)所为支撑、114个村(居)站为落脚点,扶持发展名家创传工作室,形成层级辐射、点面带动效应,形成区、镇(街)、村(居)三级联动大格局。

聚焦民生热点,传播惠民正能量。紧盯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民生实事热点问题,将触角向经济发展一线、项目建设现场以及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社区治理等领域延伸,通过“线上+线下”广泛传播,让百姓受益,让社会正能量充盈。

作者系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来源:《党建参阅》
  • 《国家人文历史》杂志社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京ICP备14004060号-6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9456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20000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jubao@people.cn

微信公众号

学习强国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