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9年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以来,作为全国18个综合试点县(市、区)之一,深圳市南山区秉持党管青年原则,牢牢扭住共青团“政治性”这个关键,按照团中央“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坚持结果导向”的改革要求,践行与青年“走下去、走进去、在一起、引出来、聚起来、共成长”的群众路线,对账74项重点任务,逐条攻破推进。
一年来,南山区共青团已逐步形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定位的共青团工作格局。南山区在一年中究竟做了什么?作为首批试点单位有着怎样的前沿理论与基层实践经验可供分享?现将其经验整理成文,为广大青年工作者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任务,为更好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参考借鉴。
一、给支持、给政策、给资金,全方位保障综合改革试点“落地生根”
(一)“给支持”。南山区委第一时间成立由区委书记担任组长、15个党委政府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街道、教育、两新等专项工作组,建立区委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统筹协调全区青少年工作,组织、教育、民政等区内各部门积极联动,助力改革。
(二)“给政策”。制定党建带团建等24个制度文件,统筹强化党团同发展的规划蓝图,将团建工作纳入党建考核和区委巡察工作中,明确“团建不合格,党建不评优”。
(三)“给资金”。以14—35岁常住青年人口数量为核算基数,在原定2000万元的基础上,追加2100万元作为青年工作经费,为改革提供资金保障。
二、与国家战略相结合、与基层党建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全力助推综合改革试点“茁壮成长”
(一)“与国家战略相结合”。本次改革,南山区把青年工作同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结合起来,通过建立南山大湾区青年家园、湾区青年空间,成立大湾区青年“创新创业创意”社团联盟,开展“深港青年畅想沙龙”等品牌活动,搭建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服务平台。同时,优化青联委员组成结构,按照打造“立足南山、面向港澳”的青年联合会的要求,将港澳优秀青年代表的特邀名额和新兴领域青年委员名额的比例提升至20%以上。
(二)“与基层党建相结合”。借助打造全国城市基层党建先锋区的契机,参考基层党建的“标准+”模式,从团员质量、平台建设、制度保障等方面全方位构建“团建标准”,形成“跟党一起创业、跟团一起成长”的“党建带团建+企服”工作模式。参照精品特色社区创建模式,打造了一批党建带团建的区域化团建示范点,夯实了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基础。同时,以团建促党建,在企业先成立团组织,进而推动企业成立党组织。
(三)“与创新创业相结合”。南山区作为经济大区、科技强区、创新高地,高新技术园区多、创新创业青年人多。其根据园区聚集、行业分布等特点设置12个派驻团工委,在高新园区、创业广场等创新创业集群地开展团的工作。同时,健全政府青年服务购买机制,举办区大学生社会创新项目大赛、青年发展服务项目大赛,并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在各社区落地。南山区还举办“新青年领航者计划”活动,为115名大学生提供名企参访、人才政策解读等服务;举办“创青春”青年网络主播—粤港澳大湾区选拔赛,与“快手”平台联合举办校园达人训练营,助力深港青年在电商直播领域就业创业;组织“南山启航,助梦飞扬”2020南山启航感知行活动,组织优秀海外高校及港澳台高校学生代表走进腾讯等南山名企参观实习,引领海外学子认识南山、扎根南山。
三、强起来、活起来、红起来,全面促进综合改革试点“开花结果”
(一)“强起来”。改革以来,南山区建立了一系列规范的基层团干部选配任用机制,团干部数量增加到2209人,较改革前增加61.6%。配齐团区委班子,街道团工委书记均进入党政领导班子;吸纳119名两新组织团干部进入社区团委班子;在全国首创一支30人的职业化青少年工作者队伍;团区委书记任区委教育工委兼职副书记,教育局副局长任团区委兼职副书记。充分发挥团校在团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通过团校举办两新组织团干培训班等各类技能培训。同时,重点加强两新领域团组织覆盖,精准指导两新组织团建,推动金蝶、传音等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独角兽企业、青年社会组织独立建团,2020年新成立两新团组织344个。
(二)“活起来”。一方面,根据团员青年分布聚集的特点,分层分类建设区、街道、社区三级120个“青年之家”,提供创新创业、公益志愿、团情团务等8大类“常态化服务项目菜单”;依托全区19个志愿服务U站打造中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发布志愿服务清单,推出适合中学生参与的志愿服务项目200余个;打造32个校外实践基地,制定“少先队校外实践地图”,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校外实践。另一方面,发起成立“南山区青年企业家协会”等4个青年社会组织,通过青年企业家协会联系服务辖区106名青年企业家,通过青年联合体育协会汇聚50名体育界优秀青年骨干。成立“大学生社会实践联盟”,为高校学生搭建社会实践服务平台,进一步盘活青年服务资源。挂牌成立“南山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促进中心”,孵化成立“南山区青年生态环保志愿者协会”等10个志愿者协会和518支青年义工队,注册义工逾22万人,比改革前增加3万余人。
(三)“红起来”。改革以来,南山区突出做好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不断强化青少年爱国主义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通过党建引领、团教协作、社会联动,构建党建带团建、队建的党团队一体化工作格局。以志愿服务队等形式引领团员青年参与治水护河、垃圾分类、禁毒普法等社会治理实践;以红领巾小队等形式在社区常态化参与垃圾分类、弘扬传统文化等活动,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疫情防控期间,南山区将疫情防控工作与探索深化共青团改革新路径相结合,引领青年投身抗疫。3000余名团员青年挺身而出,组建疫情防控“青年突击队”154支,扛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重任。
总体来看,南山区紧扣工作部署、紧扣基层实际、紧扣青年需求,抢抓机遇、持续发力,促进基层团组织持续变大变强,全面提升团的组织力、凝聚力、服务力,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贯彻到青年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
(作者系共青团深圳市南山区委员会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