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团结公寓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东里12号,由3栋高层和2栋裙楼组成,总建筑面积65180.72平方米。1999年建成现有居民551户约1500人。公寓配套建设一个地下车库,共300个停车位。因开发商债权债务纠纷,小区地下车库于2014年转售给个人。2019年4月初,地下车库所有权人为增加经济收入,欲对外开放小区地下车库停放社会车辆,将停车收费标准由450元/月调整为800元/月,引起公寓居民不满。因业委会过期久未改选不能发挥作用,居民纷纷到社区、街道反映情况,并集中拨打市政府12345投诉。一天时间,街道共接到19起投诉,连续数天投诉电话暴增至上百起,矛盾十分突出。
街道、社区接诉即办,坚持党建引领,攻坚克难,及时吹哨协调各方接诉即办,有效解决了困扰小区居民的停车问题,并通过解决停车问题,举一反三,主动发现问题,及时处置了小区周边道路秩序混乱和周边商户扰民问题,建立起了和谐稳定的邻里关系。
二、工作做法与成效
接诉即办,快速处置解民忧。团结湖街道高度重视群众问题解决,主要领导亲自调度部署,实地了解居民诉求,约谈停车公司和物业负责人。启动“吹哨报到”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和社区先后召开多次专题会议会商。协调区房管局、区国土规划分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物价所、区交通委、团结湖派出所、业主代表、地下车库所有权人、物业管理公司、街道法律顾问单位等部门召开了“团结湖公寓停车管理议事会”。现场几经调解,多方施措,4月10日地库停止对外经营,并降低了其此前抬高的停车收费标准。此后,地下车库又以核实业主身份备案和车库亏损为由,于4月29日关闭车库,全部业主车辆无处停放。街道一方面迅速采取应急措施,对周边停车环境进行考察,协调朝阳停车公司、博瑞大厦提供80个车位;天宇市场停车场与朝阳体育馆提供优惠停车服务;应急拆除天宇市场违建腾出600平方米空地满足停车需求,点对点联系102位业主安置汽车停放位置。此外,街道集中组织多方协商会议与各利益相关方沟通协商18次,经过坚持不懈的沟通协调,最终妥善处理了辖区物业、停车纠纷,地库于5月27日重新向居民开放使用,保障了居民停车出行。
未诉先办,举一反三知民情。停车问题解决后,街道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接诉即办”作为检视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要内容,推行“四先”工作法,下沉社区、深入群众、走访社会单位,听民声,察民情,主动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实现“未诉先办”解民忧。
一是先走,通过机关干部下社区、社区党组织入楼门、楼门长进家门“三级走访”,深入居民户、社会组织、非公企业走访,建立需求问题台账。
二是先听,全面听取意见。通过专题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聊需求、问意见,兜问题、集思路。通过座谈还了解到小区地面停车场车位设置不合理、车辆停放还有扩容空间等问题。
三是先转,转作风。以接诉即办中群众反映的物业管理、小区停车、出租房屋、城市管理为重点,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四是先干,干起来。坚持早发现,早预防,早解决。为进一步优化小区东侧道路,街道成立了道路拥堵、车辆乱停乱放问题整治专项小组,利用一个多月时间集中力量进行专项整治,并协同区交通支队呼家楼大队对团结公寓周边道路进行联合执法。针对座谈收集的主要问题,重新对小区地面停车场划线,合理配置车位,提升机动车的容纳率和车位利用率,提高空地的利用率。街道组织交通协管员规劝协调车主依规停车,对不听劝告仍违停乱停车辆的,由区交通支队呼家楼大队粘贴违法停车告知单并清理僵尸车,双管齐下治理车辆违停乱放。同时,联合六里屯街道共同做好相邻共管区域商户工作,对道路重新划线,通过增添挡车球、挡车柱和护栏等设施,有效规范了区域行车秩序。通过停车问题的解决建立起了居民对街道、社区工作的充分肯定与信任。
引渠开源,因势利导顺民意。团结公寓业委会因久未改选过期中止,借居民对于停车问题诉求一致的契机,中路北社区居委会动议居民进行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成立了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领导机构,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对接房管部门统筹协调相关工作。定期召开工作组会议,研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北京市物业管理办法》《北京市住宅区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等法律法规,严格依法依规指导选举工作,在业主与物业公司之间发挥协调作用。先后开展针对志愿者、社区居干、物业人员的选举工作培训,楼院党员、和谐促进员、居民代表发挥作用,合理分工并明确选举纪律,全面配合选举工作。从启动小区业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开始,至9月19日,历时近5个月,小区业委会完成备案。11月17日,团结湖公寓居民、业委会、物业公司给办事处送来锦旗表示感谢,从而有效实现了从137个“投诉电话”向“多面锦旗”转变的良好局面。
团结湖街道和各社区在办理接诉即办的过程中,始终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五个一”工作思路,了解民情民意做到第一时间,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解决问题坚持第一线,沟通接办责任明确第一人,严守作风建设第一关。在团结公寓停车诉求得到解决的基础上,坚持顺应民意,从主动向前一步治理小区周边道路秩序混乱问题,到居民主动发现问题,帮助街道、社区出主意想办法参与基层治理,最终实现了群众满意、物业满意、停车公司满意、新成立的业委会满意、地区和谐稳定的“五赢”社会效果。
三、工作经验和体会
党建引领“开处方”。街道工委始终密切关注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改善民生为工作重点。接诉后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成立专班,主要领导实地察看,深入一线了解居民诉求,面对“疑难杂症”坚定信念,为解决群众问题“细把脉”“速开方”,引导党员在业主委员会等基层组织中发挥带头作用,群策群力,在深化党员联系群众机制的同时,密切了党群关系。
搭建平台“通经络”。街道“吹哨”,相关部门“报到”,依职责开展工作,对症下药,解决相应问题,使“吹哨”更快更准、更具针对性。社区居委会巧搭平台,上通下达,深入群众发掘问题本质,将障碍难点转化为有利转机,借群众合力形成解决问题的凝聚力,促成小区业委会成立,引导小区业主全流程依法顺利完成换届改选。业委会的监督效能与反馈机制又促使物业公司服务水平与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形成了治理合力。
不诉协办“治未病”。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不断增强群众对党组织的信任感与满意度,由过去“大家的事政府办”逐渐演进成“大家的事情大家商量办”的群众自治良性治理体系,使基层政府与群众之间的诉求关系逐步转向为协作关系,以达到协同发展的效果,做到“未病先防”,实现地区和谐稳定持续巩固。